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高教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组织校级教学督导组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3月3日-7日)开展开学初本科教学检查工作。本次督导通过课堂听课、线上巡课、访谈巡查等方式,对开学第一周的150门次课程进行了随机抽查,覆盖13个二级学院及实践实践教学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学生工作处等16个单位。重点关注教师教学准备、课堂管理、学生学风及教学设备运行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新学期开学初的教学工作准备充分,教学秩序井然。教师们均能按时到岗,备课充分,授课规范,情绪饱满,与学生互动良好。学生们到课率较高,整体上课状态良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各教室教学设备运行正常,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教师情况
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提前到岗,备课充分,课件规范,授课内容条理清晰,讲解流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多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走动式教学(如吕沛、王彦芳、刘钊、杨彪、郭卫玲、孙素涛等老师)、“案例教学+互动讨论”式教学(如李慧英、姚远、屈秋实、张希雨、段杨杨、梁静宇、赵莹、李镇、康霞、傅玥、赵冬梅、王争亚等老师)、任务驱动式教学(如柴立立)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融入了思政元素和时事热点,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如韩文举、王金雪、冯雨晴、杨彪、金源云、刘收良、王侠、索贵彬等老师);有的老师通过督促学生收手机、安排学生前排听课等形式,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郭晓娜、赵燕娜、牛晓耕、孙连递、王静等老师)
存在问题:个别教师声音偏小,影响了后排学生的听课效果;部分教师授课过程中互动较少或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少数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待加强,如板书不规范、时间把控不足、语速过快等;个别青年教师存在照本宣科、屏幕朗读等现象。
(二)学生情况
总体来看,开学第一周,学生到课率较高,显示出学生们对新学期学习的积极态度。课堂纪律整体有序,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提问、积极发言,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存在问题: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课堂存在前三排就坐率低的情况;大课堂存在管理困难,后排学生低头看手机,专注度不高现象;个别课堂存在学生迟到、早退、携带早餐进课堂情况。
(三)教学设备运行情况
新校区公共教学楼的教学设施先进,教室宽敞明亮,投影清晰度高,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部教学楼的教学设备也运行正常,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本次首次试行线上巡课功能,也保障了对新老校区同步教学监管。
存在问题:个别教室有设备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如:教一楼606桌面倾斜损坏、教一楼206有灯管需维修、教二楼306视频播放有问题,需及时维修更换;个别课程发现线上巡课课表信息与教务系统信息不一致情况。
二、改进建议
针对开学第一周教学检查出现的问题,高教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及时进行了汇总整理,并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反馈。同时,督导针对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针对个别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管理不足的问题,建议高教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以及各教学单位组织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各二级单位建立教师结对帮扶机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优化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走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化课堂管理:对于大课堂管理困难的问题,建议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如安排学生坐在前排、多提问互动、使用教学平台加强管理等,以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同时,学校相关部门也可以考虑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完善课堂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及时维修设备: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设备故障或损坏情况,请相关职能单位及时安排维修更换,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