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以及科技创新、新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主动担当数字化转型的龙头角色,持续深化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新质人才是指具有跨界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是实现国家长远发...
新时代高质量数字化教材建设是国家教材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需要探析其育人价值、人本价值与技术价值,为数字化教材建设提供方向指引。新时代高质量数字化教材建设要坚持以学生“善学”为出发点的目标逻辑、以个性化教学为着眼点的内容逻辑、以技术赋能为着力点的形态逻辑。构建新时代...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嵌入全媒体生态,重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重塑社会话语的传播和生成机制,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言,数字化技术的嵌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善用之”。文章从善用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数字化转型既是机会又潜藏危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趋势,并引发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术媒介等方面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集群化“思政课+专业课”到数字化“大思政课”,从思政知识“口耳相授”到数智思政“具身沉浸”,从思政...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而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核心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上表现出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不匹配的现实窘境,亟需揭示其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机制。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发现,高...
在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已迅速融入高等教育,未来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教师是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资源,未来高等教育的智慧化转型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以 其独特的优势从教学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三个方面助力高...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问题是事关教师个人发展与思政课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主要涉及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现实困境及疏解路径探索三个方面。教学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教学是中心,教学助推科研;科研是基础,科研支撑教学,两者是同向...
教师发展者是大学教师发展活动核心的专业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实践的蓬勃开展与该群体从无到有、由泛到专的自身演进密不可分。这个历程可划分为“引进、内化、模仿、伫立”等四个阶段。只有从大学教师发展系统层面理清不同发展时期的要素和矛盾,把握大学教师发展者专业化的规...
在信息社会和大科学时代,大学教学受到学生群体的变化和结构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科研 与教学的断裂等多方面的冲击。 多学科视角下的学习科学对大学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亦形成挑战, 教学发展的 校本支持服务体系有待建设和完善。 大学应从设置专业的教学发展支持机构和建设教学...
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对地方高校教师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素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 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要。随着数字技术 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教育的兴起,教师面临着提升数字素养能力的迫切需求,在教学...